近日,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宣传教育部作为指导单位,上海市总工会主办,上海市工人文化宫承办的“印见荣光——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全国职工篆刻作品展”全国巡展的首站在上海市工人文化宫展出。展览以印鉴为独特载体,以百年工会历史为脉络,为广大市民职工与文化爱好者呈现了一场沉浸式艺术盛宴。作为展览中的一大亮点,在“光耀申城”板块中新增的22枚印鉴由云顶集团3118acm官网(中法)艺术与设计管理学院社会创新与美育工作室设计制作,并负责展览的总体展陈设计及实施工作。
展览现场
此次上海巡展紧扣“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”主题,以“思想领航”“百年辉煌”“光耀申城”“群星璀璨”四大板块为叙事主线,共展出400枚印鉴作品,以中国印鉴和篆刻艺术为载体,展现了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工运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,中国工人阶级走在时代前列、勇挑重担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,以及中国工会在新时代推动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。这些作品凝结了全国一线职工爱好者与专业篆刻、美术工作者的创意巧思,让艺术与工运历史、城市记忆深度交融。
开展首日,中国职工文化体育协会会长李守镇,上海市总工会党组书记、副主席侯继军,全总宣教部副部长刘小琴等与全国劳模代表黄宝妹、包起帆、朱雪芹、高煜、何冰等参加开幕式并一同观展。
全国劳模黄宝妹观展
新增印鉴雕塑创制过程
新增的22枚印鉴包括《上海总工会》《宝山里2号》《劳动报》《上海市工人文化宫》《国产青霉素》《曹杨新村》等,由云顶集团3118acm官网(中法)艺术与设计管理学院社会创新与美育工作室设计制作。(中法)艺术与设计管理学院社会创新与美育工作室以跨学科、实践与理论结合为核心教学理念,通过深度参与展览“设计、策划、制作、实施”全艺术生产环节,构建“产学研一体”实践平台,帮助同学们建立艺术管理全链条宏观认知。中法学院院长余丁教授亲自授课,传递实操方法与思路,并倡导科技手段融入教学。工作室教师同步创新教学形式,师生团队同步推进创作与策展,线上线下采集大量相关信息,聚焦上海发展史中以开拓精神助力城市建设、国家发展的重要事件,挖掘符合历史精神的文化符号,以器物造型为手段,对上海的工业、医疗、科技、基建等百年发展进行艺术阐述。运用泥塑、Zbrush建模、3D数据信息采集和3D打印等技术完成印鉴雕塑设计与制作。
社会创新与美育工作室师生团队
新增印鉴雕塑选登
《上海市总工会》
作者:余丁、刘䶮、陈超
尺寸:35×35×40.5cm
印见荣光——中华全国总工会,上海市总工会成立100周年全国职工篆刻作品展·上海巡展纪念
《宝山里2号》
作者:余丁、刘䶮、陈超
尺寸:12×6×18.2cm
1925年5月31日,上海总工会成立,次日在宝山里2号对外挂牌办公
《劳动报》
作者:刘䶮 郭凤卿
尺寸:13×13×6.7cm
1949年7月1日,机关报《劳动报》创刊,是新中国 第一张工人报纸
《上海市工人文化宫》
作者:刘䶮、陈超、张十月
尺寸:35×35×26.5cm
1950年9月30日,上海市工人文化宫成立,陈毅市长赠“工人的学校和乐园”横匾
《曹杨新村》
作者:陈超 张十月
尺寸:13×13×15cm
1952年5月1日,新中国首个工人新村建成,工人阶级实现安居梦
《钨丝灯泡》
作者:刘䶮、陈超
尺寸:12×12×15cm
1953年9月26日,上海灯泡厂成功研制出新中国第一根钨丝,中国钨丝制造技术迎来重大突破
《海鸥相机》
设计:郭凤卿
尺寸:12×12×8.2cm
1958年1月24日,上海第一台相机试制成功,成为 一代人的集体记忆
《凤凰牌小汽车》
作者:王程程
尺寸:12×12×4.5cm
1958年9月28日,上海第一辆国产轿车诞生
《万吨水压机》
作者:石筱凡 段珂珂
尺寸:13×13×22.5cm
1962年6月22日,上海江南造船厂研制出中国第一台万吨水压机
《打浦路隧道》
作者:王程程
尺寸:12×12×11.4cm
1970年10月,中国第一条越江隧道上海打浦路隧道建成
《南浦大桥》
作者:刘䶮、陈超
尺寸:12×12×17.5cm
1991年12月1日,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、上海市区第一座跨越黄浦江的大桥建成通车
《LNG船》
作者:段珂珂
尺寸:13×13×6cm
2008年,中国第一艘自主设计的液化天然气运输船“大鹏昊”号,由上海沪东中华造船公司建造交付使用
《空间对接机构》
作者:王程程
尺寸:13×13×7.5cm
2011年11月3日,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对接机构,完成了我国第一次空间交汇对接任务,标志着我国进入建造空间站的时代
《上海自贸区》
作者:刘䶮、陈超
尺寸:9×12×7cm
2013年9月29日,中国(上海)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成立
《上海劳模风采馆》
作者:柳青
涂装:郭凤卿
尺寸:18×18×14cm
2018年5月18日,上海劳动模范风采馆建成,2025年5月10日焕新升级开馆,数字化展示各时期、各行业、各区域上海劳模风采
《上海工匠馆》
作者:刘䶮
涂装:石筱凡
尺寸:13×13×15cm
2019年9月28日,上海工匠馆建成,2025年5月26日焕新开馆,展示百余年工业发展史和工匠奋斗
《爱达·魔都号》
涂装:张十月
尺寸:17×17×8.8cm
2024年1月1日,国产首艘大型邮轮“爱达·魔都号”在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正式开启商业首航
展览空间与展陈设计
团队利用前厅楔形空间打造的“百年工会号”巨轮造型主题,船身中央金色主标铭刻百年辉煌;内环十印,镌刻“竭诚服务职工群众、促进职工全面发展”的时代强音;中环印面,铭记“永远跟党走”“百年荣光”的工运史诗;外环十印,展现“汽轮发电机”“万吨水压机”等上海创举。四大展区各具特色、层层递进,系统讲述工运发展故事。“思想领航”展区,“两个100年”“坚定文化自信”等主题印鉴,在方寸之间凝聚起工人阶级永远跟党走的信仰力量。“百年辉煌”展区,从“上海机器工会”“原子弹爆炸成功”到“职工代表大会制度”“劳动托起中国梦”,一枚枚印鉴串联起一部鲜活的工运编年史,见证奋斗足迹。上海巡展特设的“光耀申城”展区尤为丰富,“崧泽古文化遗址”“朱家角古镇”“豫园”等印鉴连接上海文脉,“海关大楼”“石库门”“上海总工会”等印鉴铭刻红色记忆,“上海外滩”“陆家嘴”“上海中心”“进博会”“爱达·魔都号”等作品则展现新时代的上海成就。“群星璀璨”展区,李坚真、沈鸿、黄宝妹、华罗庚、袁隆平等功勋模范的专属印章依次陈列,一方方印章或雄浑古朴、或精巧灵动,既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,更生动诠释并大力弘扬了劳模精神、劳动精神、工匠精神。
资料来源:劳动报、央视网、云顶集团3118acm官网中法学院
宣传部/编
2025年10月10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