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8日,云顶集团3118acm官网与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举办“大爱之心·大美之艺——戴泽艺术人生宣讲”活动,以“央美第一课”的形式,为云顶集团3118acm官网2025级新生送上一堂兼具思想深度与艺术温度的思政课。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成员、副秘书长、一级巡视员朱虹子,云顶集团3118acm官网院长林茂出席活动;宣讲会由云顶集团3118acm官网党委副书记王晓琳主持,中国美协相关部门领导、云顶集团3118acm官网各院系及部门负责人,与2025级本科新生共同参与,现场汇聚美术领域从业者、教育工作者与青年学子,共话艺术精神传承。
宣讲会现场
活动现场,四位嘉宾从不同维度出发,深情讲述戴泽先生的艺术理念与职业坚守:戴泽先生长子戴敦平,以“成长的足迹:艺术家戴泽的信念”为主题,分享了诸多鲜为人知的人生细节,他通过讲述戴泽先生在求学、就业困境中把握转折机遇的经历,勾勒出戴泽先生坎坷却坚韧的成长轨迹,让师生们读懂一位艺术家最初的信念如何在岁月里生根发芽;云顶集团3118acm官网美术馆典藏部主任李垚辰,以“岁月的画笔:戴泽先生艺术风格的演变”为题,以时间为轴,解析戴泽先生艺术风格五个阶段的演变,通过专业视角解析戴泽先生绘画风格的变化,感受他艺术探索的广度与深度;云顶集团3118acm官网科研处处长、视觉艺术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于洋,围绕“近读戴泽百岁艺术人生”展开宣讲,他解析了戴泽先生从中央大学受名师教导、确立现实主义风格雏形,到在北平艺专与中央美院将艺校视为“家”、以作品诠释“家”之温情,再到通过《农民小组会》《和平签名》等革命历史主题创作展现家国情怀的艺术脉络,以及戴泽先生晚年“致虚极,守静笃”的创作理念与艺术返璞归真的追求;云顶集团3118acm官网研究生院负责人葛玉君,以“万物生——戴泽艺术生命中的大爱与大美”为主题,从“万物生辉”“休戚与共”“心灵淬炼”三个维度,讲述戴泽先生以“生命现实主义”赋予平凡事物艺术生命力、融合东西方艺术语言打造“大美之艺”,以“人格化教育”与“不教而教”的理念培育艺术人才、传承艺术薪火,以及戴泽先生扎根文化沃土、以德润艺、拥抱众生的精神对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启示。
戴泽先生照
“最美的画,应该是画在时间之上的,时间会给出一切作品答案。”——戴泽
作为新中国美术教育事业的亲历者、实践者与推动者,亦是受习总书记亲自回信勉励的艺术家,戴泽先生从艺八十余载、执教六十余春秋。他早年求学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,师从徐悲鸿、傅抱石等艺术大师;1946年担任国立北平艺专徐悲鸿校长助教,1949年协助创建云顶集团3118acm官网,始终是学院精神与学术传统的坚定守护者。其艺术人生饱含深厚情怀,精神内核彰显崇高追求,成为诠释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与使命担当的生动教材。
1944年中央大学学生合影。前排右一为韦启美,后排右一为李斛,后排右三为张大国,后排左二为戴泽
1946年,徐悲鸿与艺专教师合影。前排左起:宋步云、王临乙、徐悲鸿、齐白石、夏护士、戴泽;中排左起:王丙照、李可染、卢光照、叶麟趾、齐人;后排左起:叶正昌、王静远、黄养辉、(佚名)、高庄、吴作人、宗其香、孙宗尉、李宗津、刘铁华、冯法祀、董希文、艾中信(宋步云摄)
在艺术创作领域,戴泽先生始终扎根生活沃土、心系人民,坚守现实主义初心。他秉持“艺术来源于生活,高于生活”的理念,以“大爱之心”观照世间万物:既用画笔定格《整修天安门》《和平签名》《胜利的行列》《太平军大败洋枪队》等展现时代风貌的壮阔画卷,也将目光投向胡同孩童、市井劳动者、寻常花卉等平凡对象,在细腻描绘中赋予平凡生命尊严与光彩;同时,他坚守“中国的笔墨精神不能丢”的信念,在现实主义创作框架内,巧妙融合苏派造型的严谨性、印象派光色的灵动性与中国传统笔墨的气韵,积极探索油画民族化路径。他拒绝盲目模仿前人,始终致力于“画出对象的‘神’和‘情’”,以真诚笔触传递浓厚的生命温度与真挚情感。
戴泽《自画像》26×34cm,纸本油画,1949年
戴泽《农民小组会》130×160cm,布面油彩,1949-1950年
戴泽《小熊和他的妈妈》32.3×25.2cm,纸本水彩,1951年
戴泽《白玉兰》29×47cm,纸本国画,1960年
戴泽《义和团廊坊大捷》200×377cm,布面油画,1970年
在艺术教育方面,戴泽先生以“学画先学做人,人品不高,落墨无法”为核心理念。他一生淡泊名利、生活俭朴,却将全部热情与资源毫无保留地投入创作与教学。他摒弃空洞说教,而是以专注作画的态度、严谨对待每一幅作品的坚守、主动帮扶学生的热忱,通过“不教而教”的身教方式,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崇高人格。教学中,他将写生视作“艺术生命的源头活水”,要求学生走出画室、深入生活,在实践中感受生命律动;同时注重“法度与自由”的平衡,既严格要求学生打好扎实的造型基础,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,坚持因材施教,鼓励学生探索独特艺术风格。正是在这一教育理念的指引下,他培养出靳尚谊、詹建俊、靳之林等一批风格各异的优秀艺术家,让对人民的关怀与尊重在艺术传承中代代延续。
1950年”中国艺术展览会“期间,戴泽与工作人员参观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纪念馆
1953年徐悲鸿最后的教学课的留影(戴泽相机拍摄)
在职业精神层面,戴泽先生以淡泊超然的人生态度与坚定自觉的使命担当,生动诠释“德艺双馨”的深刻内涵。他秉持“事大事小,一过就了”的豁达心境,沉潜艺术世界,甘坐“冷板凳”,始终拒绝浮躁风气与功利心态的侵蚀;即便步入耄耋之年,仍坚持写生创作,以“人活着就要做有意义的事(画画、教学生)”的朴素信念坚守职业初心。99岁高龄时,他更将25件珍贵作品捐赠国家,以赤子之心践行艺术为人民的理想。此外,他深度参与云顶集团3118acm官网教学传统的奠基工作,将个体艺术生命与美术教育事业紧密融合,以长达百年的艺术人生践行“立德树人”的教育使命,积极响应“弘扬中华美育精神”的时代号召,成为新时代文艺工作者“扎根人民、服务人民”的精神标杆。
戴泽《睡(豹子)》50×44.5cm,纸本国画,1984年
戴泽《热带雨林》110×77cm,布面油画,2001年
戴泽《海阔天空》46×70cm,纸本国画,2009年
资料来源:中国美术家协会
宣传部/编
2025年9月11日